我的书包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石三鸟

+A -A

    罗志学可没说非要粮食增产到多少多少,开荒多少多少之类的……因为他现在连全国的粮食总产量都不知道,总耕地数量也不知道,可开发的耕地就更不知道了……



    大楚帝国现在连一个基本的全国人口信息都不知道,什么识字率就更不知道了,只能是依靠抽样推断,比如选择某一个地方进行调查,然后作为代表数据。



    去年搞教育政策的时候是这样,现在搞农业政策也差不多是这样。



    比如农林部递交的数据现实,全国人口里,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农村人口,只有百分之五的人口是城镇人口,并且这百分之五人口里,半数以上还是生活在集镇上。



    制定政策的时候,也只能是尽可能的把尺度放的更宽松一些,不会把数值定得太死,给下面的官员们留下一些空间,也给民众们留下一些空间。



    甚至关注点都是说要达到开荒多少土地,增产多少粮食,而是重点关注

    而这七千万里了有多少识字的,多少初通文墨的,有多少是无地农民,有多少是自耕农,有多少是士绅大户,有多少城池人口,有多少是农村人口等等,通通都没个准确数字。



    把目标定高了,下头的官员一看,哎呀妈,这目标太高了,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了,那这么办?瞒报虚报呗……总不能告诉上头我没完成任务吧,别人一个个都是满嘴胡话达到了目标,就你老老实实说没完成目标,这不是找死嘛!



    江南读书风气盛行,识字率比较高,而其他地方则是要差的多,而这些差的多的地方里,彼此差距也比较大。



    没有详细数据作为支撑,他随口来个定死的目标,这定低了,下头的官员一看,不用干活也能做到了,于是就天天躺着看花遛鸟了…。



    而经过这么一转变后,罗志学发现自己处理各项政务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并且制定出来的各项政策也更加完善,效果更好。



    为了搞清楚自己的帝国到底有多少人,子民们的识字率水平,生活居住地等基本的人口信息,以便后续的政策制定和施行,罗志学去年的时候已经下令以巡警部为主导,其他各部门大力配合,各级地方衙门引导宣传,建立起全国人口户籍档桉,并依托户籍档桉统计人口数据。



    他也没设定什么具体的数值,因为设定数值就要涉及到统计……而且还是全国范围内的大统计,那工程量比普及教育还大……



    因为缺乏详细的数据统计,以至于现在罗志学看帝国的各项情况,像是带着一副度数不匹配的眼睛走路,看啥都是只能看个轮廓,想要看仔细些根本不可能……



    就现在的大楚帝国,根本没有条件搞普及型的官办义务教育……



后世有着巨大的不同。



    这两个部门递交的数字,偏差足足一倍呢……



    他的臣子们,才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他们比罗志学更加了解当代的各种情况。



    经过这事后,后来罗志学就很少直接脑袋一拍搞照搬后世的政策了,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式,那就是提要求,给臣子一些思路,再让臣子们自己去琢磨!



    只是这些数据也不靠谱……



    虚报瞒报都还算好的,就怕有些人为了达到目标,不顾民生搞各种极限操作,比如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强迫农民,以超出耕种能力大量开荒种地,最后搞出一地鸡毛!



    而经过众多人进行讨论,分析利弊的时候,罗志学也能够从中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再选择自己想要的某个结果。



    而推论的一些数据也都是偏差极大。



    比如识字率,在江南地区的识字率根本无法代表其他地区的识字率…



    但是现在,罗志学只提要求……至于怎么去做,那是臣子们的事!



    罗志学提出的要求很简单:“尽可能的提升识字率,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识字率!”



    因此,这一次搞农业发展计划的时候,罗志学是没有给臣子们提过太详细的目标的。



    简单来说,以前的罗志学要求自己提,事情也自己做……



    因为统计工作的困难,其实罗志学直到现在,依旧不知道自己的帝国到底有多少人口……只能是有一个大概的数据,七千万左右!



    试点官办义务教育失败后,经过朝堂众多臣子们的集体讨论,最终拿出了的一个改善方桉进行实施,以达到罗志学所提出的要求。



    但是巡警部递交的数据,和农林部偏差的数据极大,他们认为全国的城镇人口应该达到了百分之十左右。



    但是这是个大工程,没几年时间根本搞不定。



    免的雾里看花的时候,把目标定得太过超前,而下头的官员们为了达到目标不顾民生瞎几把高。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