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宁桐青
淅淅沥沥的雨水急一阵缓一阵地扑在窗上,簌簌的声响仿佛近在耳侧,鸟鸣声则很远,可能是在山的另一边。
宁桐青睡得并不踏实,脑子里那根关于时间的弦一直绷着,耳朵也在等待着铃声把他叫醒,但同时,他的眼皮实在沉得很,睡意如同山一般重重地压着他,不让他睁开眼睛。
电话响了。
他起先没有理会,任铃声欢唱不休,但来电者极有耐心,到底是让宁桐青做了认输的一方。
闭着眼摸过手机送到耳旁,声音是熟悉的:“桐青?”
宁桐青的睡意瞬间被驱散了:“……妈?”
“怎么不接电话?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电话那头绷着的语调一下子缓和了。
“怎么了?”他翻了个身,有些年岁的木板床在身下咯吱作响。
“你还要在山里待几天?”
“三五天,看情况。”
“最早什么时候能出来?”
宁桐青一下子坐起来:“……妈!”
听到儿子的语调瞬间变了,常钰赶快补充:“家里没事,是展晨家。”
宁桐青的心跟着人一起又重重地落回床上,后脑上磕在荞麦皮枕头上,差点眼前又是一黑:“妈,你这说话每次都不抓重点的习惯,真是该改一改了。展师兄怎么了?”
做母亲的在电话那头假意一嗔,:“瞿意刚才在飞机上给我来了个电话,他家儿子摔断手了。”
不是家里的事,宁桐青觉得睡意又回来了。他摸过表看了看时间,点了根烟,听母亲继续往下说:“展晨的身体你也知道,这次出国瞿意陪着他,小孩子听说明年高考,就给留在了国内……也不知道他们两口子是怎么打算的……结果人刚登机,孩子就出事了。”
“嗯。”
“你这对大师兄大师姐啊……”常钰叹了口气,“真是苦。瞿意估计也是没办法,打电话给我和你爸,商量着他们不在的这一年里,是不是能麻烦你隔三差五关照一下孩子。”
宁桐青想了一想:“这么大的责任,我负不了。”
一听这话,常钰沉默了半晌,又说:“当年你爸和我一个在西北一个在河南,你烧到39度,展晨砸开我们家的门背你去急诊,人家没说过你这话。而且你自己说说,你工作半年了,同一个城市住着,也没去看过他们一次,宁桐青,你不像话。”
“所以展师兄才是展师兄。”宁桐青翻身下床,“再几个小时我这边出窑,然后我就赶回去看一眼。小孩子现在谁在照顾?”
“听说是在学校伤的,老师和同学已经送到医院去了。瞿意让同事也赶过去了,暂时倒是没听说有什么大事。”
“人民医院?”
“第一附属吧。”
“联系电话瞿师姐给你没?”宁桐青又看了眼表,“如果路上没什么意外,我最早九点就到。”
“九点赶回去也没法探病了。你算好时间,尽早到吧,自己开车也得当心。下雨了没有?”
“昨天夜里下了点小雨。没事。展师兄家里的事你们都先别担心,我去看了再说。哦,小孩子叫什么?”
“展遥。我还带你去喝过他的周岁酒呢,你不记得了?”
宁桐青笑着摇摇头:“一点不记得了。多少年前的事了都。”
说完正事,母子俩又闲聊了几句,这才收了线。挂掉电话后宁桐青已经再没了一丝睡意,虽然离开窑还有两个小时,但他既然已经答应母亲一完事就动身,索性先把简单的行李给收拾好,然后把箱子扔进车后备箱,直接往窑上去了。
从住处到窑场开车极不便,步行需要半个小时,山里的秋天昼夜温差大,湿气也重,到时宁桐青觉得肩头都有了微微的湿意。窑房里的火早已熄了,室内外一样的冷,守窑的师傅正在窗下抽烟,见宁桐青来了,一边打哈欠一边打招呼:“来太早了。”
宁桐青递一根烟给师傅,拉过张板凳坐下,不说话,就和师傅默默地抽着烟,时不时看一眼还封得严严实实的窑口。空气里的烟气还没散尽,夹着松木和杉木特有的味道,闻起来有一点湿润的香气。
随着开窑时间渐近,屋子里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都是和他一样来等开窑的。这座柴窑不算大,但一次也能烧几十件东西,宁桐青于拉胚这一项尚不能说得上随心所欲,时至今日依然纯属半个外行人兼新手,得和其他人搭伙才能凑满一窑。
人一多,难免就有了交谈声,听口音大多是本地人,也有一两个北方口音,一看,果然是生面孔。再没多久,这细杂的低语声又都消失了——开窑了。
火在一天前就熄了,但窑里余温尚在,屋子里的温度很快升高了不少。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大大小小的匣钵被小心地搬放在地面,人群很快凑上去,寻找有自己标记的那几个。
宁桐青等他们都搬完了才不急不徐地上前,最后四个匣钵放在青砖地上,看起来有点孤零零的可怜相。他弯腰打开一个,微微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