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已经与速不台接战,赛尔柱人阿尔斯兰在战场外围驻兵不动,是否要派兵防备阿尔斯兰?”
“不必理会阿尔斯兰,他想要恢复赛尔柱帝国,不会相助窝阔台。”
楚天并不担心阿尔斯兰的十几万赛尔柱骑兵,全部精力用来对付窝阔台。
花剌子模王国,李牧的漠南军与论钦陵的吐蕃军联手攻入花剌子模的疆域,为楚天分担对方的兵力。
撒马尔罕是花剌子模王国的王城,统治印度的帖木儿奉命在此地集结,准备沿着天山进攻,截断楚天的退路。
黄金家族的兵力,同时在几座大型城池集结。
印度的大军以低阶的炮灰为主,在撒马尔罕集结兵马百万,帖木儿亲自统帅百万印度大军。
“一路兵马为讹答剌城解围,一路兵马攻入大宛国,全灭攻打大宛国的夏军。”
帖木儿执掌百万大军,此时不禁有雄心壮志。
只要他的兵马可以起到奇效,或许可以覆灭所有进入河中地区的夏军!
印度领主婆罗门与帖木儿联手。
无论是为了复兴古印度,还是对付华夏,婆罗门都认为有必要参与此战。
帖木儿统帅骑兵,而婆罗门与他最得力的大将希瓦吉统帅印度战象军团,百万大军开始北上,与漠南军、吐蕃军在撒马尔罕北部遭遇。
赵括率领一小队骑兵在前方侦查,爬到附近一座山丘上,暗中窥视不见边际的印度大军向北移动。
一个个万人方阵经过,身披铁甲的战象让地面在颤抖,后方的骑兵数量同样无穷无尽。
数十个印度王公出征,低等种姓转职的炮灰士兵,数以十万计。
“可怕的步骑数量。”
赵括亲眼目睹百万印度大军进军,心中有几分骇然。
印度文明,是唯一一个人口可以媲美中原的文明,这一次远征,也是百万级别的大军。
一个赵国边骑对赵括说道:“将军,他们的步兵在前,象兵居中,而骑兵在后,这似乎是印度人惯用的战术。”
“他们确实一向如此。只要战象令敌军的军阵动摇,骑兵便可冲垮敌阵。”
赵括已经征战十多年,见多识广,不是当初的愣头青。
他也已经发现,帖木儿的大军分为三部,最前方是步卒,基本上是作为炮灰的低阶步卒,中间是最有名的印度战象军团,后方是数十万印度骑兵。
印度的步兵向来没有什么名声,定位就是炮灰,而骑兵才是主力。
帖木儿坐在战马上,突然看向赵括所在的山丘,似乎心生预感,对身边两员大将说道:“你们带兵前去搜寻那座山脉,说不定会有伏兵。”
两员古印度将领对视一眼,对这个新主子有几分畏惧:“是!”
数千轻骑兵向的赵括所在的山丘快速席卷而来。
“速退!”
赵括见印度轻骑兵长驱,知道自己的位置已经被发现。
他的内心有几分惊异,帖木儿的直觉,准确地令人畏惧。
十几个赵边骑在赵括的率领下,向北方撤退。
“可汗,果然有十几个斥候骑兵在附近山脉探查!”
“看来一支大军正在附近,那么,将其全灭。”
帖木儿不但没有紧张,而是想要在印度大军面前立威,更好地统治印度半岛。
军令通过数百骑兵,传至各个万户耳中,百万印度大军匆忙调度,行军速度放缓。
赵括返回,疾驰一昼夜,与李牧、廉颇、赵奢汇合:“敌军打着帖木儿的旗号,兵马无数,难以清点。”
李牧召集吐蕃军的扎西、论钦陵,合兵三十万。
“我们原定攻下撒马尔罕,但如今情况有变,帖木儿在撒马尔罕集结重兵,企图向天山移动,不仅可切断陛下的退路,而且还可支援东边的大宛国,果然不是一般人物。”
李牧听到赵括的回复,无须查看地图,便猜测到帖木儿的战略意图。
整个河中地区沦为战场,双方的进攻、防守,大开大合。
帖木儿的目的,为切断三百万夏军的退路。
一旦被帖木儿堵住退路,三百万夏军如果没有在河中地区占领传送阵,那么可能会全军覆没。
“变攻为守,防守反击。”
廉颇再次使用坚守战术。
李牧、廉颇都擅长防守后,再发起进攻。
廉颇令军士在要道构建临时的防线,他具有SS级特性“森严壁垒”,野外筑垒防守时,军团防御力 30%,防御工事耐久 20%,防御工事对敌伤害 10%,这个时候,正好可以起到效果。
李牧也是防守类型的武将,有SS级特性“防守反击”,处于守势时,军团防御力 15%,转入攻势时,军团防御加成消失,军团攻击力 15%。
另外,李牧的全军防御光环“武安君”(战场上所有己方军团防御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