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路琪有些疑惑的是:虽然这片竹田的土壤,被自己提前翻耕过,又浇灌了不少营养液,但这植物发芽的时间,未免也太短了吧?
更让路琪吃惊的是,在不到10小时之后,小麦已经一截截拔高,然后眼看着就变成了金黄色!
虽然这小麦比路琪在山坡上种出来的麦子低矮了许多,结出的麦穗也小巧许多,但那的的确确是货真价实的小.麦子啊!
即使之前在热带雨林里,给土地灌了营养液和火山灰,也没有见过任何作物长得这么快的啊,怎么到了这片田里,时间就跟加速了一样?
当路琪看见,星星兽们蹦跳起来用前爪按倒了麦秆,然后往下一串一串地撸掉麦粒时,她意识到:星星兽们采取的收割方式,和之前收割“大型”麦子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了。
山坡上的麦子,对于人类来说是正常高矮,但对于星星兽来讲,无异于是一株株数倍于自己身高的树木。
每一次的收割,它们都需要叠罗汉,费劲地压弯麦秆,再一颗颗往下摘麦粒。
现在,这缩小缩短了数倍的小麦子,似乎更适合它们?而且从麦子生长的时间来看,不到1天内就能完成发芽、生长、成熟的全过程,也非常适合星星兽们来栽种。
否则,如果按照正常小麦的生长时间,恐怕一只星星兽终其一生,都等不到麦子成熟了。
可到底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异?
路琪按下心中的困惑,继续往下看。
在星星兽们第一次意外收获了“麦粒”之后,这群聪明的小家伙,开始试着留存一部分麦粒,然后有意识地把这些种子“种回去”。
就这样重复了好几轮之后,路琪注意到,这些住在地面之上的星星兽,差不多每天都能收获一轮麦子;它们每天外出采集粮食的时间,相应的大大减少了。
它们把更多的时间和体力,都用在了“耕种”之上。
从最初只会把种子抛到地里,最多再用爪子踩一踩,确保种子都被土包裹住了相比,它们开始试着把燃烧过的草灰倾倒在种子上面——它们发现,这样好像能让种子更快发芽、更快成熟。
除了一开始的小麦,“酸枣浆果”也从地里长了出来:
原本1米多接近两米高的酸枣树,愣是变成了矮矮的、不到30厘米高的小型灌木,上面结出了一颗颗绿豆般大小的“酸枣”——尽管对于星星兽而言,这些灌木仍然比它们要高得多,但至少再也不是“参天巨树”了。
啧,这颗星球的“本土化工作”做得还真是成功呢。路琪在心里默默想着。
更让路琪啧啧称奇的是,就连之前竹田里的竹笋和竹子,也重新长了出来——原本胖乎乎白生生的竹笋,现在倒也还是胖胖的白白的,但是,体积只有之前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
之前的竹笋,明明需要数只星星兽通力合作,才能从上面一块块地把笋肉给撕扯下来,可现在的竹笋,已经变成了药水瓶大小,只要两只星星兽合抱,就能从地里□□了!
至于竹子,更加离谱——这些修长、高挑、美丽的植物,现在统统变成了1米来高的植物,虽然长得茂盛,但在路琪看来,哪里还有半分“茂林修竹”之感?!
就在路琪一般在内心大呼“这也太离谱”了的时候,一边关掉视频的时候,系统慢悠悠地跳出一条提示:
【领主已成功使用“大地的守护者”】
【作为附带效果,领主所在星球的“大地”,将根据领主所守护的物种,适当调整出产物的种类、数量和性质。】
【对于领主已经用围栏圈定的“农田”,本附带效果将不产生任何作用。】
原来如此!
自己提前圈定好的农田,依然能种出正常的作物;但除此以外的其他地方,新长出来的麦粒啊,浆果啊,还有竹子啊,就都会变成“星星兽特供版本”了。
路琪瞥了眼附近的山林,心想:再过一段时间,只怕这片高大的树林,也就成为“绝版”了。新长出来的树木,估计也都是按照星星们的体积,进行了同比例缩小的“特供树木”。
*
有了这种缩小后的树木和竹子,住在地上的星星兽们,迅速改善了自己的居住环境:
它们的房子由之前半地下半地上的“土坑”,变成了正儿八经的“棚屋”:
这些棚屋的“墙”,是用河边带回来的石头,一块块垒砌起来,再糊上泥巴制成的;
棚屋内部,用树枝、竹秆充作支撑物,撑起了低矮的屋顶;
至于屋顶,就是用树枝、桔杆一层层搭在上面,然后再用大块石头压住,以防桔杆被大风吹走。
在棚屋正中,是星星兽们最宝贵的“镇家之宝”:火堆。
火堆周围一圈,算是它们的“厨房”。它们会把木薯一类的食物埋进土里,用土地的余温把它们慢慢烘熟。
除了把食物直接埋进土里以外,它们还想出来一种新的、煮熟食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