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过工作方法以后,扫描录入的进度一日千里。第二天傍晚,格雷特就坐在法师塔中枢,看着MOSS拉出来的资料,眉头紧皱。
——情况非常不妙。
四月花号,排水量180吨,船员30名,乘客105名。到岸船员26名,乘客102名。船员死亡率13%,乘客死亡率3%。
银鹿号,排水量150吨,船员25名,乘客58名。到岸船员23名,乘客54名。船员死亡率8%,乘客死亡率6.9%。
圣玛丽安号,排水量300吨,船员48名,乘客287名。到岸船员41名,乘客244名。船员死亡率14.5%,乘客死亡率15%。
布里格号,排水量400吨,船员58名,乘客450名。到岸船员50名,乘客……332名。船员死亡率13.7%,乘客死亡率26%。
总而言之,船员死亡率相对恒定,在10%到15%之间。该死亡率,并不随着乘客数量的上升而上升,推测和海上航行的风浪、操作过程中遇险等相关;
而乘客死亡率,随着乘客/吨位数的增大,出现了相当明显的上扬。
“MOSS,计算每艘货船的乘客/吨位数,以及乘客死亡率。以乘客/吨位数为纵轴,以乘客死亡率为横轴,绘制散点图。”
“老板,什么叫散点图?”
“就是在坐标轴上,把每艘货船对应数据的位置给标出来。比如说四月花号,就应该标在这里……”
格雷特用【无声幻影】勾勒出坐标轴,心算一下乘客/吨位数,在坐标轴上点了一点。MOSS沉默了大约一秒钟,随即应答:
“明白了,老板。”
光屏上,一张格雷特熟悉的坐标轴,刷地拉开。X轴,Y轴,标定数值,开始一个个往上涂抹黑点。一颗两颗,五颗十颗,二十颗三十颗五十颗……
增长的速度,很快就到了密集恐惧症看上一眼,就会全身起鸡皮疙瘩的地步。
而这些密密麻麻的黑点,在坐标轴的第一象限,勾勒出了一条向上昂头的巨蟒。
大概,也许,差不多,是在乘客/吨位数超过0.9的时候,死亡率开始急剧上升,在乘客/吨位数超过1的时候,死亡率稳定在20%以上……
20%啊!
格雷特曾经听某位评审委员提过一嘴,这次大灾荒,肯特王国本土大概要向新大陆,转移20万人。而就格雷特在艾俄兰岛看到的,那种所有人挤在底舱,密密麻麻的转运条件……
最起码,格雷特回来时搭的那条船,吨位不到300吨。而挤在底舱的那些乘客,随便扫一下就知道,300人绝对不止。
都不用仔细算就知道,那个乘客/吨位数,肯定超过了1。
——也就是说,20万人,20万忍饥挨饿的灾民,要在单程两个月的漫漫长途中,死掉20%!
死掉四万人!
光是想到这点,格雷特就打了一个哆嗦。四万人啊,20%的死亡率,如果可以降到10%,甚至降到5%……
哪怕降到5%,在他的概念里,仍然高得让人发指。啥,一次海上旅行,就要死5%的人?这旅行的风险也太高了,完全不可接受!
然而,哪怕降到5%,这四万人里,就已经可以活下来三万人了。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次,我吴·格雷特·诺德马克·洲,就要盖一座,二十一万层的法师塔!
当然,具体怎么降低死亡率,要靠数据说话。格雷特仔细看了看散点图,并不太满意。
那条巨蟒当中浓密,周围稀疏,零零散散,密布着许多黑点,只能看出大概的趋势走向。把乘客/吨位数降到多少,死亡率能压到5%?0.9?0.8?还是0.7?
——这得靠更精确的计算。
——或者说,要把这个散点图,做成拟合曲线。一条光滑的曲线,远比密密麻麻、周围还飘着一大堆的散点图,容易看清楚。
……坏了,拟合曲线怎么做的来着?回归分析应该怎么弄,套用哪个公式?
这玩意儿学过倒是学过,写论文也用过。问题是,工作以后用的次数不多,每次都是要用到了,现场回头翻书。穿越过来这几年,好久不用,又有点儿忘了……
格雷特抓耳挠腮,终于摊开纸笔,老老实实地复习大学数学和医学统计学。折腾半天,好容易把需要的公式筛选出来,再废了无限口水,给MOSS教明白——
又调整了好几次,MOSS投射出的光屏上,终于出现了一条光滑的曲线。
“0.7……”
格雷特皱着眉头,背着手,在光屏面前来回踱步。根据这条曲线,要把死亡率压到10%,乘客/吨位数,比值应该在0.9以下;而如果要压到5%,那么,比值必须得在0.7以下。
而如果议会载运灾民的船只,比值普遍在1以上,就意味着议会需要额外付出50%的运费,才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