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内,当洪承畴开口说出这句话,一名守在府内的青年不由一愣。
“这还仅仅是兵马司,下官怀疑军中和吏部的情况比这更严重。”
洪承畴不是分析不行,是他不善于分析自己的事情。
“殿下虽然常在民间走动,但他的消息还是来自锦衣卫和御马监,以及身边人的口述。”
“下官曾翻阅兵部文档,这才发现国朝六十万兵马司士卒的将帅,居然全是与燕山派有关的将领。”
“我知道了……”听周肈说他只能了解到这里,孙传庭就明白了,燕山派编制的这张关系网,恐怕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小。
他转身想要渡步,却又停下,转过身来看向周肈:
“不说下面的人,便是锦衣卫南北镇抚司衙门中,眼下但凡有些权力的官员,都很难说是不是燕山派主动扶持起来的。”
孙传庭的幕僚,同时也是眼下大明的兵部左侍郎,周肈在思考了许久后,面对回过神来的孙传庭交代道:
从面上看,似乎这是燕山派遭受打击的一种表现,也是他们眼下萎靡不振的一种表现。
“此外,殿下还调我和孙传庭前往南直隶整顿吏治。”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便是从官学之中培养。”
他对周肈提出询问,面对他的询问,周肈更是紧皱着眉头开口说道:
周肈没敢再说下去,孙传庭却坐不住的站了起来。
说到这里,周肈惋惜道:“下官权力不足,加上不能调查其它六部和都察院、锦衣卫的消息,因此只能了解到这里。”
“由于官学的教习基本都是燕山出身的教习,因此他们很容易为下面的学子灌输自己的理念。”
“他们的人无处不在,每个衙门都有自己人。”
孙传庭想到了相比诸党,燕山派这几年确实老实安稳不少,并且每年似乎都被锦衣卫查出许多贪腐官员。
想梳理各衙门的关系不难,难在梳理每个人之间的关系。
周肈说出了这么长时间他看出的东西。
“我找你来,便是因为我眼下当局者迷,而你旁观者清,其中道理,你或许能给我一些解释。”
“齐王殿下要就藩了……”
“这件事情,你认为殿下知不知道?”
“这最容易的功劳,便是由都察院的官员把消息交给锦衣卫,由锦衣卫上奏,随后镇抚司下令调查。”
“在燕山学府关停之后,燕山官员们就已经开始筹谋如何获取新鲜血液了。”
“可……没有官身,他们应该怎么查?”周肈有些不解,但孙传庭却眯了眯眼睛:
可是,事实真的是如他们眼睛看到的一样吗?
“侯爷从何处听来的?”青年人忍不住作揖询问,洪承畴却坐在了会厅的主位,随后抚须道:“殿下亲口当着我们面说的。”
过了一会儿,周肈才迟疑着开口道:“昔年太祖高皇帝,秦始皇帝、汉孝武帝这样雄才伟略的君王都会被人所蒙蔽,何况殿下呢?”
——————
孙传庭询问周肈,但面对这个问题,周肈也显得有些迟疑。
“如果他们要培养一个锦衣卫,那只需要不停喂功劳便是。”
“盗贼起于乡野,要查就先从乡镇查起!”
“这些年,燕山派被抓捕的官员不在少数,但一直都没有牵扯到都察院和成德、李德茂、张懋才几人身上去。”
“依你之见,燕山派官员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这些东西对于一些人来说,似乎只要开口就能了解到,比如朱由检。
他要用旁人的想法来看看,别人眼里,朱由检的安排是为了什么。
他如果用自己的思维来想朱由检的安排,那便是如“猎人笼兔,而兔自钻笼中”一般。
可问题在于,下面的人也会欺上瞒下,当年锦衣卫没有检举内部贪腐便是这些原因。
二人坐在这书房之中,油灯带来的昏暗烛火让二人沉默了片刻。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锦衣卫四司官员一起出手,最后把功劳交给锦衣卫的官员就足够。”
“这样的做法,不是被齐王殿下明令禁止的吗?”孙传庭不由攥紧了拳头。
“这些口述的消息,但凡有一个是假消息,那……”
“是明令禁止的。”周肈点头认可,但随后又说道:
孙传庭感觉到了事情的棘手,六十万兵马司兵马,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可根据下官来看,官学之中负责监察的锦衣卫,早就被换一批。”
“你不要自己再去查案了,写份手书寄回振武,让家中子弟前往各地查看各地官场情况。”
“来京城这么久,下官别的没看到,单燕山派那些成群结队的官员,便每日班值都能见到。”
“下官查了几年,这燕山派发展至今,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燕山学府出来便是燕山派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