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整个的南北局势来看,这一次进攻山东的失利,对大局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山东军区虽然失利,但并未溃败,兵力损失并不算大,而且由于是主动进攻一方,自已的领土也并没被清军占领,相反还有所扩大。而且清军在山东的兵力也被进一步削弱,因此在中华军撤退之后,也无力发动反击,可以说山东的局势和战前相比,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甚致中华军还要略好一点,只要是总结好这一战的的经验教训,还可以再向山东发动进攻。
另外就在山东战役发生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北方的局势,也发生了有利于南京政府的极大变化。
原来在北方各地的农民起义,原明官员反正爆发的十分频繁。
首光是在山东地区,继谢迁起义之后,在山东西南部与河北大名府交界一带的曹州、濮州、范县等地区也爆发了以任七、张七为首的农民起义,同时清廷的曹州守将,也是原明总兵刘泽清的旧部,李化鲸、郑隆芳、姚文昌等人也响影起义军,以曹州为驻点,起兵反正,举起了反清的大旗。
而在陕西神木县,也发生了高友才为首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声势大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连续攻取了陕北地区的十九个州县,并委任了巡抚以下的各级文武官员。同时原明将领,出任清廷的延安营参将王永强,也借着带兵赴神木、府谷等处平乱之机,起兵反正响应,占领了陕北的重镇榆林,杀死了清廷的延绥巡抚王正志、延绥总兵沈文华、靖远道夏时芳等官员,并自称招抚大将军.随后王永强又引兵南下,会同留守延安的原明将王永镇,占领了延安,杀死清廷的延安知府宋从心,以廷安、榆林两地为基础,与高友才的义军互相呼应。
与此同时,甘肃回族将领米喇印、丁国栋、黑承印等人也在甘肃地区发动了反清起义,连克甘州、凉州、肃州等地,清廷的甘肃巡抚张文衡、甘肃总兵刘良臣、肃州副总兵潘云腾、凉州副总兵毛镔、甘凉道林维造、西宁道张鹏翼等地方官员都被擒杀。接着米喇印、丁国栋等人引兵东进,攻破兰州,杀同知赵冲学、知县赵翀;连克临洮、河州、洮州、岷州等地。这一次起义,参与的不仅有汉族百姓,也有大量的回族百姓,也反映了甘肃等地区的回民对清廷的暴虐统治严重不满。
不过在北方各地的反正起义中,反清声势最为浩大,范围最广,同时也是对时局影响最大,还数在山西发生的原明将领,清廷的大同总兵姜瓖起兵反清。
姜瓖是陕西延川县人,原来是明朝挂镇朔将军印大同总兵。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大顺军攻克太原后,姜瓖投降了大顺军,李自成仍然让他镇守大同。同年五月,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之后、姜瓖又发动叛乱,杀害大顺军守将张天琳,归附了清朝。姜瓖降清之后,仍然还是继续充当大同总兵,并且曾随英亲王阿济格西征,在镇压陕北大顺军高一功等部时,表现颇为卖力。
不过在姜瓖降清之前,因为并不了解清廷有入主中原的意图,因此在大同拥立了一个名叫朱鼎珊的明朝宗室为王,以号招人心,而这一事件也使清廷对姜瓖始终难以放心,对他多方质疑,并且还命姜瓖将长子送到北京入朝侍卫,实际就是充当人质。
姜瓖自以为不费清朝一兵一卒,把大同地区拱手献给了清廷,接着又在陕西榆林击败大顺军,不仅功高无赏,反而备受猜疑,因此也憋了一肚子怨气。
在北京暴乱发生之后,清廷虽然最终决定对百姓以安抚为主,但对手握军权的汉族将领猜忌益深,而大同地区的清朝官员又奉命征集粮草,急如星火,使百姓怨声载道,对姜瓖也多有指质其征催钱粮不力,怀有异心等等。
而就在这时,中华军的水军袭击大沽口,山东地区又发动对清的进攻,姜瓖本来就对清廷十分不满,这时也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乘宣大总督耿焞等人出城验草的机会,突然关闭城门,下令易冠服,并自称大将军,公开揭起了反清的旗帜。
姜瓖在大同举义反正之后,山西各地的汉族官绅纷纷响应,原明大学士山西曲沃人李建泰,原明宁夏巡抚李虞夔等人也都在家乡积极策动乡绅共襄义举反正。
另外还有原明将领刘迁、万练等人也起兵响应,速度占领了宁武、岢岚、保德州、代州、繁峙、五台等州县之地。在山西东南,有胡国鼎、陈杜、张斗光等人起响应,攻克泽州、平顺等地。而在山西西南,蒲州到陕西韩城一带,也有虞胤、韩昭宣、李企晟等闻风响应,克陷蒲州及蒲属临晋等县。
结果在在很短的时间里,山西全省除了省首府太原和少数城池外,差不多都被反正的义军占领,同时姜瓖还派人潜入南方,和商毅联络,希望能够得到商毅的影响和支持。
在这一糸列的起义反正中,最大的特点是,并不是像一般的农民起义一样,只有农民参与,或是以农民为主体。而且在农民起义爆发之后,很快就有大量的原明官员和将领广泛的参与其中,由于他们都居有相当的军政经验和能力,因此在短时间內,也将起义反正的声势造得非常大。
另外这一糸列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