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太笨太傻的人,都很容易推出一件事情,那便是萧珊手中有一些他们想要的,但是目前无法得到的东西。
那会是什么?
赵淑合上了这封信,抬眼看向了面前的莫氏,问道:“莫娘子在京城这几年,过得好么?”
莫氏微微笑道:“天齐治下,倒是比从前在西秦时候过得还要好一些。”
赵淑挑眉:“所以莫娘子……可知道这封信是谁写来的?”
莫氏坦坦然道:“当然也知道——元嘉殿下也不必太过于疑心,我这么个身份,若那些西秦的旧臣们不来与我联系一二,倒是显得反常了。我一个妇道人家,当初既然从西秦逃出来,也便没打算为西秦尽忠一辈子。郑武也好,章贞农也好,他们都给我写过信,只是我不乐意与他们有所牵连。”
“那么现在你不就是已经牵连在其中了吗?”赵淑微微眯了眼睛。
“把这些一切都交给殿下,算不算我的投诚?”莫氏反问了一句,“若殿下想知道什么,您尽管问,只要我知道的,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淑盯着莫氏看了一会儿,仿佛在衡量着莫氏话中究竟是真是假。
过了许久,赵淑问道:“萧珊明明当时可以被章贞农护送着往凉州避难,为什么会投降?”
莫氏笑了笑,道:“安乐公信不过章将军——十六卫是戎王的人,安乐公怎么会相信这么一个十六卫里面的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将军呢?”
赵淑微微蹙眉,压根儿不相信莫氏的说辞。
国难之下,难道还把什么皇室正统什么政权之争放在前面?难道不应当先保存力量,以图东山再起?萧珊当日投降,原本就是疑点重重,他当初并非没有反击的能力,也并非是全无退路,他难道就因为章贞农是十六卫中的人,就不信任了?
莫氏又道:“元嘉殿下在西秦也呆过一段日子,当日安乐公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您也不是没有看到,不是么?当初朝中势力割据,有支持安乐公的,有支持戎王的,还有两边倒的墙头草……”
“萧珊投降的时候,萧胥死了两年。”赵淑打断了莫氏的话,“十六卫所谓的皇室正统已经死得连骨头都不剩了,难道朝中还不拥护萧珊?难道十六卫还没有被萧珊收入囊中?莫娘子说这话……便是在糊弄我了。”
莫氏脸色微微变了变,只道:“我一个妇道人家,知道的事情有岔子,也是正常的。”
赵淑笑了笑,也不打算再与莫氏说什么。她起了身,居高临下向莫氏道:“莫娘子请回去吧!这几日我会派人在莫娘子身边伺候,莫娘子就不要推辞了。”
莫氏低眉顺眼地点了头,也不反驳什么,便规规矩矩地退了出去。
赵淑看着莫氏走出门外,有些头疼地揉了揉眉心,只觉得这些事情仿佛有些复杂得出乎她的意料了。
.
当初天齐攻打西秦,从两国开战到萧珊投降,前后算起来,一共打了四年。
刚开战的时候,天齐并没有占到什么优势,被西秦大败过几次,两国之间还签过盟约——那盟约不过是幌子,签了不久就成了废纸,两国便继续在边疆争夺不休。
天齐占到优势,是在萧珊杀死了萧胥之后,那之后的两年中,天齐步步紧逼,把自己的边境往西秦的国都越逼越近,最后便打下了西秦的国都,然后萧珊投降,西秦便不复存在。
这中间,从萧胥的死,到萧珊投降的这两年中发生了什么,赵淑并不太清楚——自从萧胥死了以后,她也不怎么刻意再去打听西秦皇宫中的消息。但从莫氏这漏洞百出的话语中来看,必然那时候西秦的皇宫里面还是发生了一些事情,并且这些就导致了那时候的萧珊竟然没有选择保存实力选择迁都西行,而是选择了投降。
那些发生的事情,与传国玺相关吗?
或者说,还有什么别的、她还不知道的东西在中间发生了作用?
她斜靠在凭几上,忽然听到门口有脚步声,一抬头,便看到许璀端着托盘,站在门口。
.
“进来。”赵淑向他招了招手,然后坐直了身子,语气不自觉地就和软下来了,“你怎么过来了?”
“给清之做了果茶。”许璀乖巧地进到了书房里面,然后把托盘摆在了赵淑的面前,打开了茶盅的盖子,好像献宝一样给她看,“我看着今天从宫里面送出来的苹果特别香特别红,就想着可以做果茶了。”
“还没有尝过这种花样。”赵淑也乐得不去想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便兴致勃勃地看着许璀把这果茶倒在了旁边的小茶盏里面,然后拿了一杯起来,抿了一口,“味道不错,有苹果的清香,还有茶叶的甘味。你是怎么想到这种做法的?京中可不怎么时兴这种吃法。”
许璀笑了笑,道:“就忽然想起来,想做给清之尝一尝。”
赵淑揉了揉他的头发,道:“你心灵手巧,简直什么都会做。”
许璀有些害羞地靠在了赵淑的肩膀上,道:“不心灵手巧,就怕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