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下去的时候程言脑子里很空,他只听见男孩大叫了一声“言哥哥”,那一声叫得撕心裂肺,连耳边越来越响的雷声都没能盖住。
男孩哭了。被他舅妈狠狠打骂,甚至割伤右手的时候,程言都没听见他哭一声。
飞机就栽在程言手边,螺旋桨摔掉了一块。
程言的脑袋像是被什么东西劈开了,他一动不能动,仍努力睁着眼,只是再看不清男孩小小的影子。
然后就是一片彻底的黑暗。
“原来是这样……哈哈哈……”十五年后,程言坐在另一个家门前的楼梯口,摸着后脑勺那道疤,低声大笑着,脸上却不断有滚烫的液体滑下。
他想起了男孩的名字。
这么多年,他脑子里和心里的洞,原来全是为了同一个人而留下。
☆、无辜者(七)
病房里,床上的人和他离开时候一样,依然没有醒来的迹象。
程言和穆木换了班,重新在床头坐下。
他把手里拎的包搁在床头柜上,伸手揉了揉李冬行的额发。
既细又软,还真是和十几年前一模一样。
“我怎么就没想起来呢。”程言自嘲一般地笑笑。小未的神态,分明就是八岁时候的李冬行。从他们第一次见面开始,男孩就那般依赖他,就连喜欢偷偷爬到他床上,脑袋拱着他背一起睡的习惯都还保留着。而他愣是一点没有起过疑心。
小未是认识他的。可惜男孩说不出来。从想起前尘旧事的那一刻起,程言就同时明白了李冬行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不是因为儿时受到的舅妈的虐待。八岁时候的李冬行虽然极度内向,害羞怕生,但一点没有表现出人格分裂的影子。对于师弟的病因,程言推想过许多可能性,就是没想过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自己。
男孩亲眼看见了他摔下楼梯。之后的事程言就算看不到,也能大致猜到。他应该是被楼里的其他邻居发现的,而后被送去了医院。没人注意到当时缩在楼梯口的李冬行。小男孩只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言哥哥满脸是血一动不动地被抬上了救护车,而且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一个人流了那么多血,怎么呼唤都不再睁眼意味着什么?
李冬行定然以为程言和他死在车祸中的父母一样,也永远离开了他。
而对长期生活在舅妈的辱骂、以至于从小有着强烈自责倾向的男孩来说,他认为程言的死都是他的责任。在他心里,如果不是为了陪他玩,如果不是因为他没操作好遥控飞机,程言根本就不会摔下楼梯。
就如程言想到过的那般,许多严重的精神问题皆因死亡而起,对李冬行而言,他之所以患上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就是因为他坚信自己当年亲手杀了程言。
那时在听完董南西的故事以后,李冬行表现得那般失常,想来是真受到了刺激。当时小未看着他哭着喊“言哥哥已经死了,是小未杀的”,程言还想当然地以为是师弟在担心将来会对他不利,却没想到这件事早已发生。还有郑和平,郑和平说“冬行犯了错”,指的也是过去这件事吧?
对多重人格的患者来说,记忆往往是混乱的。也许李冬行的主人格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有些事曾经发生过。他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个邻居家的大哥哥,但他已经不记得那哥哥叫什么名字,更不记得那个雷雨天发生的意外。可是小未还记得。小未的记忆永远停留在了八岁的时候,记得言哥哥怎么陪他玩,教他写字,也记得言哥哥是怎么为了接住那架飞机而在他面前摔下了楼梯。所以他那么害怕打雷。李冬行将自己脑子里最恐惧也最不愿意回忆的那部分剥离了开来,留给了八岁时候的自己。
郑和平也记得这件事。他代表了李冬行内心深处的罪恶感,时时都在自责,甚至忍不住自伤。他是个矛盾的个体,一方面是作为小未的保护者存在,对抗着舅妈的辱骂;另一方面却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舅妈说的话,认为李冬行的确是个害人精,害死了所有身边爱着他的人。而他所有的挣扎,也正是李冬行自己的挣扎。
至于阿东,那个暴力人格,程言最初自然而然地以为他的出现相当于李冬行的自我保护。他有着主人格所没有的攻击性,这恰恰是一种防御机制。然而如今程言觉得自己可能想错了。阿东大约的确是紧跟着小未的出现而出现,可恐怕并非是为了保护小未。与之相反,阿东是李冬行心里对自己的想象投射。李冬行把自己看成怪物,于是制造出了一个虚拟的凶狠形象,来承受来自他人尤其是自我的厌恶。其他人格对阿东总是又恨又怕,因为在李冬行心底里,阿东即是他罪恶的本源。
八岁的李冬行,本来是程言见过的最坚强的孩子。而就在那个雷雨天,程言的“死”,让那孩子彻底崩溃了。他和其他所有经历了最不想经历之事的人一样,努力地想把这事忘掉,因而有了小未;可他仍然觉得自己是个暴力的怪物,因而出现了阿东;噩梦仍无法远去,他心里有一部分始终意欲自我惩罚,因而来了郑和平。十几年来,李冬行无时不刻不在挣扎,这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