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王也冷冷地看着他,就在他承受不住,以为王爷要发作他时,王爷却冷静道:“没有人争。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抗敌。昊帝和张世子率军来了,带来了救命的粮草;江家献了技术,造出了机动车;镇远将军率麾下将士也来了;为筹粮草, 昊帝更是深谋远虑,出京前就命人将潘子豪的亲眷押解到玄武关下,连同二十万叛军的亲眷一起,以每人斗米的价卖给安国,暂缓了玄武关的危局。”
五斗米筹粮的典故,早传遍天下。
便是不清楚的,当场就有人为他解释:潘子豪的父母卖得贵些, 每人五斗米,其他叛军家眷每人一斗米,挤兑得安国明知不该送粮食给大靖,却不得不送,连价都不敢还,否则便寒了降军的心,引得军心不稳。
此事令王壑在军中名声鹊起。
但是,这并未解除亡国之危。
为了挽救江山,挽救社稷和百姓,玄武王率精兵长途奔袭,攻打安国京城;朱雀王也率亲卫奇袭乌兰克通;王壑从密道钻入玄武关地底,寻机破敌;月皇率小藤甲军押送粮草驰援西北玄武关;张世子、镇远将军霍非坐镇玄武关下……他们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决战安国!
朱雀王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论讲堂内,激得几千文人士子热血奔涌,既激动又紧张:
“本王是抱着必死之心去的;玄武王也是抱着必死之心走的;至于昊帝,也是慨然赴死,不过少年无畏,轻易不服输,并不认为自己会败;就是月皇, 听说也差点死在玄武关下——安国皇子秦鹏恼她坏了自己围困大靖的计划,亲自率属下将士围剿她, 誓要将她斩杀。月皇带去的小藤甲军,最小的才十来岁,本是筹粮送粮的差事,最后都被逼得参战,为了保护月皇,死了许多孩子……”
“最后,我们胜了!”
“本王生擒安皇,玄武王将安国京城搅得大乱,月皇破解了敌人围困的死局,昊帝炸死了安皇后,并将安国几十万将士封困在玄武关内,束手就擒……”
“大战结束后,昊帝逼安国大皇子秦鹏签下《玄武之约》,赔款、岁贡、交出叛国投敌的潘子豪、囚禁安皇……”
随着王爷的讲述,众人脑海中呈现出西北战役的棋局,范围囊括了京城、江南、西北,一只无形的手在排布这棋局,一桩桩战事安排,理清了纷乱而危急的时局;一群陌生的英烈形象,在众人脑中鲜活起来。
尤其是月皇被秦鹏围剿,让不少人鼻酸眼热,后悔骂她祸国妖女。譬如何陋,最痛恨李菡瑶的,此刻也有了悔意。当然不是说他就认可了李菡瑶——这是不可能的,他今生今世都不会认可李菡瑶推行女子参政的举动,不过,对李菡瑶胸襟、才能和气魄,他心服了。
“犯我大靖者,虽远必诛!!!”
一声霸气凛然的厉喝,惊醒了众人,也惊醒了他们潜藏在骨子里的血性和使命,许多人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兴奋得红了眼睛,有人甚至流下眼泪。
“虽远必诛!”
周黑子怎肯放过这出头的机会,立马跟着高叫一声——这正是彰显他爱国的机会。
有他起头,无数人跟随:
“虽远必诛!”
“虽远必诛!!”
“虽远必诛!!!”
像张谨言、赵朝宗、王均、李天华等少年是因热血而自发地附和,武学馆的将士们也是因为一腔热血,文人士子们虽有热血却不习惯大喊大叫,有些忸怩,但见武夫们都喊了,他们岂能落后?于是跟着喊起来。
那声势,气壮山河!
没有人愿做亡国奴。
李菡瑶也激动得双目放光,激情似泉涌,从心底向四肢百骸传递,震颤全身;海潮般的激情过后,仿佛耗尽了精力,身子还有些虚软,只留余韵绵绵。
她当初派小藤甲军去北疆筹集粮草,凭的就是一腔热血,想做便做了,没有太多的瞻前顾后和算计,就是想为国尽一份力,支持边关将士们,至于后来用这件事跟朝廷谈判,完全是随机应变、顺势而为。
相比之下,王壑要冷清些,纵有热血,那也是深埋在心底,轻易不外露的,但受李菡瑶感染,他也激情满怀,轻声道:“他们,是国之魂魄!”
李菡瑶重重点头道:“嗯。有这些人在,纵然西北战役败了,安国也休想统治中原。”
他们,是大靖的希望。
论讲堂内足有七八千人,千人有千般心思,其中有一部分人关注的重点不在战争的胜败上,而在新君的选拔上,到底两位王爷是凭什么推举王壑为新君的呢?从朱雀王刚才讲述的大战经过来看,立功的人可不少,王爷本人更是活捉了安皇,他们觉得功劳并不比王壑小。
文人中不乏喜欢寻根究底之人,事关新君,更要弄清楚,这些将来可都要载入史册的。
跟江如波搭伙做买卖,写出《月皇和昊帝的香艳邂逅》等畅销书的白举人和年举人便在其中,两人穷得只剩一身傲骨和胆气,没什么不敢问的。
白举人等喊声稍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