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军北归,杨青重回剑冢。
此后杨曦与郭芙大婚,再到二人产下一子,十余年瞬息而过。
这天清晨,一驾马车停在襄阳西北山谷外。
包惜弱和李萍还有杨铁心坐在车中,三人如今已年过七旬,尽是白发苍苍。
“康儿,你大哥说过是今天出谷吗?”
坐在前头驾车的杨康回头笑道:“放心吧娘,前两日我跟大哥都说好了的。”
在襄阳一住十多年,自感时日无多的三位老人商议后决定落叶归根,重回临安府牛家村。
杨康助郭靖镇守襄阳近三十年,此时也是年逾五十抱了孙子的人,加上他对朝廷早已不抱希望,便与穆念慈一起主动请缨送他们回去。
恰逢杨青功成出关,杨康便早早与他说定,兄弟二人一起返回临安陪二老安度余生。
等不多久,就见杨青踏着晨光出现在西方山道上。
他看似走得缓慢,但在杨康眼里却好似融进阳光里,瞬息就到了车架之前。
“爹娘,李大娘。”
“青儿,快些上路吧。”
听包惜弱催促,杨青答应一声便骑上旁边准备好的马匹,杨康也跳下来与他骑马并行,改由穆念慈驾车。
这些年他常回襄阳,样貌始终没有变化,几人都知道他有特异之处早就习以为常。随后车架调头往东,一行六人踏上前往临安的路途。
杨青上次骑马已不知是多久之前的事,正觉感怀,忽然见一侧杨康投来怪异的目光。
“如果你不是我亲大哥,我真会当你是妖怪。”
“十年前曾跟你提过一次,我可助你和念慈驻颜不老,是你自己不愿意。”
“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态,我没有大哥你那样的追求,还是顺其自然的好。”说着杨康回头看看车内又问道:“对了,那个赤练仙子呢?”
“还在剑冢。”
“娘一直以为你们俩……”
杨青闻言轻轻摇头:“不是那样,此事别再提了。”
杨康见他不想多说,于是转而问道:“那你今后该不用再闭关了吧?”
“于我而言,有些事是没有尽头的。”杨青看着漫延的前路:“或许有,但要我自己去找。”
杨康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换了话题:“大哥,你对如今的大宋怎么看?”
“你是想问襄阳吧?”
见他点头,杨青想了想缓缓说道:“襄阳应该还有段平静日子,不过将来必然是保不住的,如果有天事不可为,你该早早脱身。”
杨康庆幸道:“听大哥你这么说,我就不觉得自己卑劣了。”
杨青笑了笑:“你这么说是不是因为郭大哥?”
“是啊。”杨康苦恼道:“我曾多次劝他归隐,只是郭大哥一力主张与襄阳共存亡。十年前蒙古退回草原本是最好的时机,奈何他……”
“他也没有错。”杨青轻叹一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大哥这样的人,恐怕百年也难出一个。”
“我与他相识三十年了,当然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就连这次李大娘归乡他都不陪着,唉,是否成就大事的人都这么无情呢?
明知事不可为偏要为之,连家人也不顾,这不是迂腐么?”
“你是想说愚蠢吧。”杨青回道:“可事实上这正是郭大哥可贵之处,在这一点上你我兄弟都比他差得太多。
不过尽管我佩服他,还是不愿看他走上那条不归路。”
“嗯?大哥你有什么办法?”
“能有什么办法?关键时制住他,带走就是了,他总不会防备你的。”
杨康如今早没了少年时的轻佻,听杨青说完沉吟半晌才苦笑道:“我若真那么做,只怕他会恨我一辈子。”
“有个好兄弟恨你,总好过看他殉城。或许悲壮,但对他一家太不公平。”杨青澹澹道:“况且郭杨两家累世之交,到时他不走,你能扔下不管吗?还有诸多后辈难道也跟着一起死?”
杨康听罢陷入沉思,过了一阵转头看向一边的穆念慈。
两人说话一直声音不大,车厢内三位老人家难以听清,不过在前头驾车的穆念慈却听得一清二楚。
她见杨康侧目过来也不说话,只是回以微笑。
二人夫妻多年,杨康明白无论自己做怎样的决定,她都会站在自己一边。
此后一路无话,车架走走停停,直到第九天才返回临安府牛家村。
时隔五十年,三位老人家重归故里。
看着曾经人烟稠密,如今野草妻妻荒无人烟的村庄,自有说不尽的感慨。
杨青与杨康回到旧居,也都想起早年完颜王府后宅的泥屋陋室,相视一笑便开始打扫起来。
等把两家清扫干净,他又到百里外的城镇中买来家禽菜种,以及一应生活所需才算彻底安顿下来。
之后杨青也不再去想武功又或是前路如何,每天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