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轻薄</h1><div class="imgStyle1">
<div><img src="/data/upload/body/201907/11/0796b8a3d7a25d9e2f29a90b79e4ffed.jpg" alt=""></div>
<div><img src="
" alt=""></div> </div>
首页 首页 正文
正说赫舍里皇后:家族昙花一现,儿子两立两废,还被吹成白月光
我有个英雄梦 今天09:06
大清原配皇后多悲催,早亡、被废、难产死,更悲催的是还被后人歪歪成帝王真爱,什么赫舍里是康熙帝的白月光,什么富察是乾隆帝的朱砂痣,在史实面前,这些真爱却一个都禁不起扒拉,大概真爱粉又要说猴格煞风景了。
康熙帝玄烨的元后赫舍里氏,虽然电视剧演绎的少,但依旧被网络吹成白月光,什么康熙为了赫舍里违背祖制立太子,什么康熙帝在赫舍里死后守身如玉一年不近女色云云,真的是这样吗?
01,满洲属人之家
康熙帝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1653-1674),出身满洲属人之家,是四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
赫舍里氏,又作何舍里氏,黑舍利氏,和和理氏,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辑要》所说,赫舍里氏就是金代的纥石烈氏,以“赫舍里”河为氏。
赫舍里氏是满洲人口第四的大姓,散布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属于海西女真的,以世居都英额地方的赫舍里氏最显著。
始祖穆瑚禄都督迁居白河,又迁哈达国,生了八个儿子,第七子特赫讷的第三子瑚什穆巴颜,有两个儿子,就是硕色和希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清太祖兼并哈达部,硕色和弟弟希福归顺爱新国,隶属正黄旗。
硕色精通满、汉、蒙文字,赐号巴克什,命在文馆行走,充当大汗的文学侍从,也扮演智囊的角色。希福则很有外交天分,主要工作就是奉命出使蒙古、朝鲜,在协调满蒙关系上比较受重视。
赫舍里家族在太祖太宗朝算是有代表性的协理文书、外交的世家,硕色的长子索尼继承家学,兼通满、汉、蒙古文字,在文馆办事。
以文学入仕的赫舍里家族根基太薄,并不能和其他以军功起家的异姓功臣相比,政治地位比较低下,正是他家的文职身份,成了赫舍里家族争取世职、提高政治地位的障碍。
当时,要想提高政治地位,就是多打仗,参与征伐,才能获得军功得以晋身。为了突破家族提升地位的瓶颈,索尼就寻求转型之路,任一等侍卫,出入扈从,获得随军征讨的机会,参与宁锦大捷。
但比较悲催的是,由于此战是后金失利,索尼也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直到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改革政体,索尼以白身授牛录章京,终于从汗身边的幕僚侍从角色转型成朝廷官员,政治地位也因为有受封的世职得到提升。
从此,索尼成为皇太极的亲信爪牙,并为之扩张汗权打压其他旗主而奔走。随后,皇太极改文馆为内三院、又称帝,索尼的叔叔希福,先后被任命为内国史院承政,内弘文院大学士,晋封二等甲喇章京,家族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在太宗朝,索尼因为对汗权忠诚,从牛录章京超授三等梅勒章京,彻底让赫舍里家族和皇权捆绑在一起。皇太极死后,因为索尼选择维护皇权,遭到多尔衮的清洗,被革除所有职务,赎身贬黜为民,徙居昭陵(皇太极陵墓),家族子弟都被革退,才起步的赫舍里家族被迫离开权力中心。当时一起遭到修理的还有鳌拜、遏必隆两黄旗诸大臣。
然而,世事无常,随着多尔衮之死,遭到迫害的赫舍里家族得以重返权力中心,希福恢复二等阿达哈哈番,任内弘文院大学士,充任修簒《太宗实录》总裁官,一年三次晋升,为三等精奇尼哈番,授议政大臣,正式进入决策核心。
对抗多尔衮的索尼也从昭陵被顺治帝召回,恢复二等精奇尼哈番,晋三等伯,又叙功以“为主报效,不惜性命”晋升一等伯,授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事,被顺治帝视为股肱亲信、腹心之佐,并在顺治帝死后被指定为四大辅臣之首。
02,立后波折
孝诚仁皇后就是索尼的孙女,噶布喇